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汝窑瓷归国“省亲”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2338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迎来百年诞辰。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表示,国博百年之际将有各种大型展览相继举行,其中大英博物馆将献上“瓷器精品展”厚礼,148件套精美瓷器将再现16世纪和19世纪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其中包括汝窑瓶和元代花瓶等。

汝窑瓷,对于收藏瓷器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视为魁首,自古流传甚广。历史上南宋人叶宥在《坦斎笔衡》中就有记载“本朝以瓷器有芒不堪用,随命汝州造青瓷器,……汝州为魁。”到了明代,汝窑的低位依然很高。明代王世懋在《二委酉谭》中写道“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

古人的这些记载,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称汝窑。但由于汝窑烧造时间很短,所以存世也非常稀少。根据已有的统计,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大部分都陈列在世界级博物馆里。台北故宫是汝窑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分布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对于喜欢收藏宋瓷的人来说,也许亲眼看一下汝窑瓷都是难得的。

这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在7月9日百年诞辰之际,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合作推出“瓷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可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示历史上那段鲜为人知的中欧瓷器贸易以及中国对欧洲陶瓷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此次展览涵盖明代早期外销瓷、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以及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再现16世纪和19世纪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但是这样的国外引进展览的意义仅仅如此吗?

中国的一段特殊历史,使得许多珍贵文物流入欧洲,其中陶瓷就是主项。这次的展览很让人兴奋,因为我们可以引以为豪地说“看吧,我们伟大的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次的展览也很让人激动,因为我们可以难得的目睹1000年前汝窑瓷的风采,更何况它是如此的稀有;同时我想我们也应该汗颜,为什么我们的汝窑瓷却静静躺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也许正是基于于此,许多收藏家加入到了海外回拍文物的行列,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珍贵文物的陆续回归,才可以为中国近代史疗伤。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