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曾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陶瓷一直以超强的产业规模、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鬼斧神工的传统技艺、精美绝伦的产品质量,影响着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规模远远早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并影响了当时的全世界陶瓷产业的发展,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百年以来,中国陶瓷生产一直停滞不前,传统工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设计观念落后,中国陶瓷产业始终在低层次徘徊。而也是在这段时期内,世界陶瓷产业发生了急剧变化:从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陶瓷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世界的设计家,从而培育出不少著名的世界瓷器品牌。
虽然世界上70%的日用瓷是由中国出产的,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用的是中国瓷器。从数量说,中国确实是一个陶瓷中国。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的高级百货公司和商场,基本上见不到中国品牌的瓷器。甚至,一些外国品牌的瓷器,实际上是由中国制作的,但是,一旦挂上他们的品牌,立刻身价暴涨。中国陶瓷企业普遍安于为外国公司“打工”,而没有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日用瓷品牌。这种情况即使是现在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精品陶瓷品牌的“法蓝瓷”也曾经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1976年,陈立恒在台湾创办海畅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代工和代设计行业。海畅实业逐步发展成世界知名的礼品制造商,设计与制造的产品广布全球。但当时陈立恒扮演的角色无非就是个“代工者”。陈立恒称那时的自己就像个流浪汉,不断在为别人做嫁衣。
中国的陶瓷不能老是仿古、复古,而要以全球化思维自主创新,为瓷器注入新生命。古代文化资源只有被恰当地运用才可能传承下去,才能体现中国瓷器的真正魅力。而中国瓷器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又必须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瓷器中。只有设计、制作形成精品特色,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