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交流

瓷器的两种鉴定方法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2347

近日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被质疑“误砸文物”引发不少争议。之后,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四位专家,对展出的被砸赝品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确为现代仿品。

近年来随着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活跃,催生了民间鉴定环节的蓬勃发展,电视台鉴宝类节目也是由此而生。究竟怎样的瓷器鉴定才算权威,瓷器文物专家又是依靠什么鉴定法宝能判断一个瓷器的真伪的呢?

传统眼学以经验为主

瓷器收藏风气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或更早。而随着收藏系统化,专门辨别瓷器窑口、年代的研究随之而起。此后由于利益驱使,“瓷器作伪现象”也应运而生,对瓷器的鉴定扩散至对真伪的辨别上。由此,也产生了鉴别古陶瓷最传统的方法。这一类传统经验鉴定方法被称为标型学或眼学。

一直以来,瓷器鉴定专家的鉴定法宝便是依靠“目、手、耳”三者并用,并依靠世代相传的鉴定理论及与大量实物接触所积累的经验,通过与传世“标准器”的比对来判断被鉴定品的年代、窑口、真伪。此外,窑址出土标本、考古学出土文物也成为比对的“标准器”。

技术鉴定用仪器说话

而上世纪50年代后,比较系统的古陶瓷的科技研究逐渐展开。类似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研究院的冶金陶瓷研究所内成立了中国古陶瓷研究小组,即后来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科技检测方法正式介入到古陶瓷鉴定中。目前关于古陶瓷的技术鉴定有很多,包括测成分、测年代的。

技术鉴定对古陶瓷鉴定有一定的帮助,但在中国,仪器鉴定近两年开始运用到对古陶瓷的鉴定上。

两种方法综合使用最可靠

尽管技术鉴定这一后起之法在鉴定古陶瓷上有一定作用,但也不能取代传统经验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不足。

其中,专家的传统经验鉴定更多地建立在个人经验、经历上。鉴定者是在建立了标准器体系的情况下比照鉴定的。鉴定者长期接触了大量古陶瓷标准器后,在脑子里建立了数据库囊括了古陶瓷各个时代不同窑口的本质规律。由此,鉴定者鉴定时间长短、接触“标准器”的多少都成为鉴定关键。

而技术鉴定也需要不断的实战积累,建立数据库。由于我国技术鉴定起步较晚,数据库积累得不多,因此也存在不足。相比之下,牛津大学的检测由于起步早,数据库积累得多,相对更有信誉度  

而目前,国内文博界还是更偏向传统经验鉴定。目前故宫在做瓷器藏品鉴定时,往往会请四五位专家进行鉴定,并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其中对于争议比较大的,就会借助技术鉴定这种辅助手段。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