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收藏聚焦

中国名瓷网:陶瓷成型详解说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2272

许多来石家庄市博物馆陶瓷展厅参观的人都会惊叹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作品无论从画面还是器型都是何等的精美,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诸多器型的塑造发法感觉很费解,不知其是用什么方法完成的。现在,中国名瓷网就带您走进的成型方法

陶瓷成型有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

制陶法始祖——捏制

捏制是最早也是最简便容易的方法,是用手捏成形状,属于手制的一种。捏制方法在小型陶塑中经常使用,捏制的器皿比较少见,往往是粗糙的、不规整的,也比较小型。在其他进步方法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捏制也偶尔采用,只是用于不需要太讲究的陶器上,尤其是陶塑。晚期陶塑如果仅仅只是捏制,没有采用雕塑方法,可以反映出制作的草率、随便,甚至可能缺乏工艺价值。

仿模制法——泥片贴筑法

泥片贴筑法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手制方法,它是用捏制的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物体外面,一块一块敷贴成陶器整体,一般是从下往上敷贴,至少以两层薄片贴合起来,有的多达数层。有学者干脆认为它是一种模制法,但实际上同模制方法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所谓的内模,其实并不是模子,而应该是一种陶垫。这种方法成型的陶器,常显厚重,形状不太规则,口沿也不很整齐。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在我国距今七八干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普遍都是采用这种泥片贴筑的制陶术。  

制陶推广者——泥条盘筑法

是继泥片贴筑方法之后,较为进步的一种陶器手制方法,它是较广泛持久使用的制陶术之一。此法是将泥料做成泥条,然后从下至上盘绕成型,再用陶垫、陶拍、陶抹等工具抵压、抹拭、仔细加工。泥条可以从底一直盘绕到口沿,工艺合理,成型较好,制作也较便利,因此很快就推广开来,替代了以前的方法。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之末,已开始了泥条盘筑法制陶,中期以后极为普遍,可以说,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中,差不多绝大多致都是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  

脱离手制——轮制

轮制法是一种先进的制陶术,它已脱离了手制的落后方式,使用一种转轮,通过转轮的快速旋转,拉坯成型,应该说是半机械化了。所谓轮制,必须是快轮。而慢轮只能修整,不能达到成型的目的,但慢轮是快轮的前奏。轮制陶器十分规整,厚薄均匀,而且可能制成极薄的器形,也普遍加快了生产效率,促进了陶器的商品化转变,同时对于陶器生产制作的技术要求也明显提高了。从经济的角度看,轮制技术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它为后来社会变革和发展,应当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陶瓷成型还有模制法,有人推测,最早的陶器就是模制的,进入铁器时代以后,特别是秦汉以来,模侧方法使用较多,模制法可以复制出很多相同规格形式的陶器,有利于批量生产,效率也可提高。还有雕塑法,它也属于手制,但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古代的陶塑之类,除了少数模制和一部分捏制外,大多是用雕塑方法成型的。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