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斗彩与青花五彩概述与区别
斗彩与青花五彩概述与区别
“斗彩”之名出现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斗彩作论述。一般说青花斗彩有两种情况。 第一 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釉面上青...[详细]

2014-07-31

中国的古陶豆
中国的古陶豆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在华夏传统文化领域里,饮食文化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吃”亦十分讲究。有人对《周礼》中官员所执掌的事务做过统计,帝王生活区域的服务...[详细]

2014-07-31

定窑与定瓷
定窑与定瓷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详细]

2014-07-31

老翁与玉壶春的故事
老翁与玉壶春的故事
玉壶春瓶是瓶式之一。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普遍烧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详细]

2014-07-31

暖壶的传说
暖壶的传说
壶是现在人们生活的必须品,现在有茶壶,酒壶,油壶,还有现在的暖壶,现在科技的发展暖壶都有保温的。在古代用的简单的瓷壶,就有一个关于汝瓷壶的保温的故事。 传说,清朝时,汝州城东有个...[详细]

2014-07-31

陶瓷粉末合成的方法
陶瓷粉末合成的方法
过去,制造陶瓷、耐火材料时使用的是天然矿物粉碎物,但为了充分发挥新陶瓷的功能,以高纯度、微细型粉末作为烧结用原料是必要的,并开发了新的粉末合成方法。作为这种人工合成原料粉末的制法分...[详细]

2014-07-31

铜红釉釉色变化
铜红釉釉色变化
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釉。理论上讲,以氧化铜做发色剂,在还原焰中煅烧,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这就是铜红釉。但自古以来,这种鲜艳红色烧成者极稀,为世所珍。 铜...[详细]

2014-07-30

雍正黄釉的创新
雍正黄釉的创新
雍正黄釉瓷的数量上不及康熙朝,下不如乾隆朝,然而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中却是最受欢迎的。雍正黄釉瓷的成交价位一直排在清代单色釉瓷的前面,这都表明雍正的黄釉价值,人们对雍正单色釉的认可。 ...[详细]

2014-07-30

青花瓷中的爱情
青花瓷中的爱情
青花瓷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它美丽圆润的身体透着青色的光晕,时刻显示着尊贵和与众不同,它永不褪色的个性象征着无限的永恒。 从唐代开始,中国瓷器便销往海外。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航海业的...[详细]

2014-07-30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详解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详解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主办评选,对于已往历届取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类)称号的,可直接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这一荣誉称号。中国轻工业...[详细]

2014-07-30

景德镇陶瓷美术家详解
景德镇陶瓷美术家详解
为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和发扬景德镇精湛陶瓷技艺,推动陶瓷工艺美术的创新和发展,鼓励和表彰陶瓷工艺美术杰出人才,经市景德镇陶瓷美术家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并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详细]

2014-07-30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详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详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始于1979年,共进行五届。根据《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符合一定条件且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制作的人员,由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详细]

2014-07-30

中国的传奇陶瓷之路
中国的传奇陶瓷之路
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 中国进入汉代以后,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详细]

2014-07-30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发展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官窑和民窑的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可谓盛况空前。而且,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详细]

2014-07-30

十八罗汉的传说
十八罗汉的传说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也有很多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 远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养的丫头(女儿)多。大丫头家生活好一些,妈妈家生活...[详细]

2014-07-30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