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写下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详细]

2014-07-27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详细]

2014-07-27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和“正和年制”。钧窑器底内有一二三四......数目字。元瓷款识,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民窑有款者甚少。[详细]

2014-07-27

明清青花瓷的特点(二)
明清青花瓷的特点(二)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详细]

2014-07-27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在欧洲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一)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在欧洲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一)
明清时期,景德镇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的制瓷中心,生产大量精美的青花瓷、五彩瓷、克拉克瓷、珐琅瓷、粉彩瓷、纹章瓷、颜色釉瓷、雕塑瓷,主要有餐具、茶具、啤酒具、咖啡具、陈设具、灯具、...[详细]

2014-07-27

古彩和新彩基本区别
古彩和新彩基本区别
 一、来历的区别 古彩是一种传统瓷器釉上古老的装饰方法,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古彩,又称“五彩”、“...[详细]

2014-07-27

唐代水车窑青瓷“八美”说
唐代水车窑青瓷“八美”说
唐代梅县水车窑由于工艺先进,其作品表现出许许多多的美,站在不同的角度它都能给人予美的发现和体验,可谓“景随步移,美随形变”。将之概括为“八美”。[详细]

2014-07-27

金丝铁线的传说
金丝铁线的传说
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详细]

2014-07-27

宋代哥窑以及以后各时期的特点
宋代哥窑以及以后各时期的特点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详细]

2014-07-27

有关记载汝窑的文献
有关记载汝窑的文献
●宋·周辉 《清波杂志》 明稗海本 卷中 9页 《笔记小说大观》(二)页333,江西广陵古迹刻印社。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详细]

2014-07-27

景德镇古窑介绍
景德镇古窑介绍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详细]

2014-07-27

元朝的磁州窑瓷器特点
元朝的磁州窑瓷器特点
元朝的磁州窑依然烧造,与宋朝比较起来,就是体积庞大,这跟元人的大吃大喝精神有关。蒙古人不光尚白,还尚蓝,所以孔雀绿釉也非常流行。孔雀绿也叫孔雀蓝。[详细]

2014-07-27

历史有名的婺州窑为何会消失
历史有名的婺州窑为何会消失
历史上名气很大、远销海外的婺州窑为何会消失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陆羽说的是瓷碗的品质。就泡茶品茶而言,他将婺州窑生产的瓷器...[详细]

2014-07-27

身份特殊的耀州窑
身份特殊的耀州窑
陕西铜川、耀县交界的黄堡镇一带,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盛产煤炭、陶瓷黏土和耐火材料。这里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历来是烧制陶瓷的重要场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陈万里、冯先铭等专家多...[详细]

2014-07-27

新石器时代陶器发展简史
新石器时代陶器发展简史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2000-9000年) 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详细]

2014-07-27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