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台
瓷器的器形之一,照明器具之一,用于插置蜡烛。我国很早就用烛照明,烛台制作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楚辞》),说明“明烛”的使用,已见于《楚辞》。而实际上在战国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青瓷烛台便已出现,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三国时有卧羊式烛台。西晋流行卧狮形烛台。南朝烛台式样较为丰富,有狮形、单管,双管、四管、荷花形等。隋唐时期的烛台,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纹。 明代烛台造型丰富采用,镂空与雕塑的工艺手法,制作精美。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清代以后的烛台基本承袭明永乐、宣德朝景德镇烧造的烛台样式,器口和台座呈八角形,颈部为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