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压力脱泡注浆 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4年第一瓷厂试用注浆方法生产乔梁壶壶盖,尺二鱼盘先后获得成功。1955年第九瓷厂又创造出一种注浆成形机,使用这种机械后比手工注浆提高工效2倍多。1956年,景德镇试验瓷厂采用注浆法生产的品种增至50多种。至此,注浆法已被各瓷厂广为采用。50年代末,宇宙瓷厂创造性地采用压力注浆法,方法是适当提高盛浆桶的位置,以加大泥浆的压力。采用这种方法注浆,不仅可以加快成坯速度,而且可以避免坯体产生分层、开裂等缺陷。1960年,一些瓷厂又先后创出了离心注浆和真空脱泡注浆等新式注浆法。1965年东风瓷厂形成“一条龙”注浆成形作业线。1974年以后艺术瓷厂又形成了旋浆作业线。这些作业线的出现,使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注浆成形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1956年以后,景德镇瓷厂工人还把复杂的用雕镶方法生产的品种也改为注浆,原先要经过七道工序方能成形的品种,改为一次就能成形,由此,注浆成形方法,并得到广泛使用。1956年景德镇瓷厂试制成功注浆花瓶倒花法,解决了手工雕花纹破损大的难题,生产效率提高14倍。1960年东风瓷厂在琢器生产中实现了莲蓬咖啡具注浆成型,鱼盘压力注浆内外一次施釉,分别使这些产品工效提高10倍-15倍.
注浆后取坯时,刮口时要刮清模口浆,注意模口泥不能掉人坯内,不能刮掉模口石膏,模身散浆要刮清,保持模型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