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明朝天启年间人物纹饰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28 编辑:张博 点击:3073

天启时期,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创作受当朝画家绘画风格影响较大,如陈老莲等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画高士图常为头大身短,颊圆无颏,这一情况在天启时期青花人物纹饰当中都有表现。

  我国瓷板画艺术的发展在天启年间进入黄金时期,各种绘画小说、话本评传都需要配有相应的插图,特别是表现在对戏曲小说的插图中,随着书商对于插图要求的提高,瓷板画家和文入画家合作,并吸取文人画之风格,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绘画艺术,安徽新安地区瓷板画业的迅猛发展,为临近景德镇青花瓷的创作提供了题材资源。

人物纹饰的内容有婴戏图、历史人物画、戏曲小说人物画、神话传说人物类、人物山水画等几类。   

婴戏图是贯穿明末清初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描述天启时期婴戏纹的内容特点,需要与宣德时期婴戏纹对比分析:宣德的婴戏纹多为所谓“庭院婴戏”,画面多定格为孩子们在庭院内活动,人物写实,绘画工整,孩童面部圆润,表情丰富,线条流畅。宣德后,婴戏题材逐渐转移到郊外婴戏,即孩子们嬉戏在户外,婴孩的形象变化也尤为分明,人物画面抽象化,面部几乎无描述,近乎简笔绘画。婴孩形象多身材单薄,有时穿起厚大长袍显得头重脚轻,头很大,稍显瘦弱,长脚不对称,后脑突出,形体抽象,奇形怪状,绘画内容较多用的图案是加官进爵图、百子图等。  

神话传说人物类纹饰里有代表典型道教色彩的八仙纹,表现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等人的形象。也有暗八仙纹,即以其各自手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也有故事型的神话传说纹饰,如天启时期独创的梦幻人物纹饰、天宫麋鹿图以及关于神人仙道修炼图的纹饰。分析这些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多包含了弘扬正气、鞭打腐恶、惩恶扬善、迁善改过、勇猛精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本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此时盛行的以人物山水为题材的纹饰多是与文人相关的画面,其写意大于写实。如竹林七贤图、郊游图等。 

此外还出现大量戏曲小说人物画等类型的纹饰,《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传》《西厢记》《汉宫秋》《破窑记》《还魂记》《金线池》《浣溪沙》《文姬归汉》,以及“三言”“两拍”等戏曲、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出现。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