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叱石成羊的故事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29 编辑:张博 点击:2905

叱石成羊,语出晋朝葛洪所著《神仙传》中皇初平的故事。皇初平,后称黄初平、黄大仙,浙江义乌人,后于金华得道,今香港黄大仙庙即供奉此君。现以“叱石成羊”成语来比喻神奇、圆满修成正果后的道行。

《神仙传·皇初平》记载,皇初平是丹溪人,在他15岁时,家里人让他天天牧羊,有道士见他良谨,便将其引至金华山石室中,40余年没能回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其兄初闻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初平说:“近在山东耳。”初起往山东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告诉初平说:“山东无羊也。”初平答:“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石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黄初平成道后,仙号赤松子,金华北山被列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其修道时栖居的石洞被称作真人洞,上面的那些白石,相传就是黄初平叱之来拜的羊群,所以此洞又名朝真洞。

清人赵翼诗云:“初平叱石仙踪在,安得相寻醉碧筒”。后人用“叱石成羊”来比喻神奇,赞美修成正果后的道行。

上一篇:瓷器七彩釉色
下一篇:梅瓶的源流与用途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