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清代景德镇粉彩的域外特征——珐琅彩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8-08 编辑:张博 点击:1096

明末景德镇瓷业兴起的欧洲风在进入清代后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由于欧洲人逐渐青睐于釉上彩瓷,青花瓷外销趋于减少,康熙五彩外销瓷迅速增多, 纹饰有欧洲风景、人物、奇花异草等。康熙时期, 由于康熙帝对西方工艺美术的狂热,将在明代就曾引入的欧洲珐琅彩工艺提升到新的阶段, 并且将其从金属器上转嫁到瓷器上, 从而在清宫中开创了珐琅彩瓷制作的先河。珐琅彩瓷尽管白胎是景德镇制作的,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景德镇制品。不过, 珐琅彩瓷直接催生了景德镇粉彩瓷的发明, 在景德镇装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景德镇瓷业生产重点转向了釉上彩瓷。

始现于康熙晚期的粉彩瓷是景德镇工匠尝试在传统五彩上添加珐琅彩料及其绘制技法的结果。传统五彩全部为水料,采取无色阶差异的单线平涂法,色彩强烈。粉彩则将西方油料引进, 并改变了单线平涂法, 借鉴西方渲染法和透视法,使粉彩具有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这种明显在西方工艺影响下的产物在当时即被称之为洋彩。

粉彩在雍正、乾隆时期进入鼎盛, 这一中西合璧的新装饰形式激起了欧洲国家强烈的购买欲望。粉彩瓷淡雅纤弱的装饰特点正与流行于l7、18世纪欧洲的罗可可艺术风格相契合, 以法国宫廷为首的欧洲王室大量收藏以作为攀比财富之用。乾隆时期粉彩瓷为迎合欧洲贵族需求, 不断趋向于繁缛华丽,题材上也尽可能地满足欧洲贵族要求。清乾隆时期蓝浦著《景德镇陶录》记载: “洋器,专售于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 式样奇巧, 岁无定样。 ”同时,景德镇也生产很多白胎运往广东甚至海外再加釉上彩。

景德镇生产的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瓷器品种不仅仅用于外销, 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宫廷和民间。故宫博物院亦收藏有许多此类制品。工匠们绘制外销瓷寸所掌握的西方技法也被大量移植到其他粉彩产品中,不少内销产品明显受到所谓“泰西”画法, 也即西洋油画技法影响,色彩浓艳、讲究透视和明暗关系,如一些博古图便和西方静物画非常类似。

清嘉庆直至清末期,此时,西方国家已能制作硬质瓷而纷纷减少或停止从中国进口瓷器, 但是, 乾隆时期形成的融合西方风格的装饰传统却被延续下来。直至清末民国时期,以迎合欧洲国家需要为目的洋瓷仍非常盛行,然而, 却显示出明显的靡烂庸俗气息, 与康乾时期显示出的天朝大国的气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