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为什么豇豆红容易出现苔点绿?
为什么豇豆红容易出现苔点绿?
豇豆红 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 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详细]

2014-08-01

广彩与五彩、粉彩瓷器的区别与联系
广彩与五彩、粉彩瓷器的区别与联系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名称不同,颜料也有区别,文献记载也多不同。如《陶雅》云“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曰硬彩,雍窑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羼以他质之淡汁。”《饮流斋说瓷》曰:“康熙...[详细]

2014-08-01

鼻烟名字的由来
鼻烟名字的由来
鼻烟始自明末、兴于清代。开始为达官贵人们权力的象征,后来遍及百姓,主要用于避瘟。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向万历皇上献自呜钟和鼻烟壶等贡品。鼻烟自此开...[详细]

2014-07-31

元青花瓷器人物纹饰特点
元青花瓷器人物纹饰特点
元青花瓷器中,以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最具特点。它的数量虽少,但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画面小中见大,且多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开创了全新的视觉领域。 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器,相似的特点有...[详细]

2014-07-31

宁封丈人传说(二)
宁封丈人传说(二)
这时,南方出了个凶恶的蚩尤,他带着许多人,窜过长江,又窜入黄河,烧杀抢掠,闹得人们难以安居乐业。黄帝几次带领将士猛攻猛打,才把宣尤打败。最后眼看就要把蚩尤捉住,不料他突然跳出重围,...[详细]

2014-07-31

郎窑红与郎窑绿
郎窑红与郎窑绿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详细]

2014-07-31

坯裂的原因具体分析
坯裂的原因具体分析
坯裂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坯体收缩不均所产生的应力大于坯体的抵抗能力而造成。   (1)石膏模型过干、过湿以及模子太老,或新模表面的油膜妨碍吃浆,造成吃浆不均,坯体收...[详细]

2014-07-31

皇帝的瓷器-景瓷
皇帝的瓷器-景瓷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用品都是专门为皇帝生产的,瓷器也不例外。而在景德镇专门为皇帝生产瓷器的几百年间,有成千上万名窑工在官窑中劳作了一生。而“景德镇”这个名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详细]

2014-07-31

宁封丈人传说(一)
宁封丈人传说(一)
宁封丈人又名“龙跻真人”,是道教尊奉的一位神仙。传说他曾做过黄帝时期管理陶器生产的官,精通烧窑工艺。有记载青城山建福宫后面有座山,叫丈人山。传说轩辕黄帝曾问道于宁封丈人处。宁封因封...[详细]

2014-07-31

瓷器上的蝈蝈文化
瓷器上的蝈蝈文化
古代官宦贵族在冬日里,闲来无事经常聚集在一处,就把各自携带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加上明代宣德皇帝喜好斗蟋蟀,为了迎合需要在江西景德镇御窑中产生...[详细]

2014-07-31

欧洲的宠儿 -广彩瓷器
欧洲的宠儿 -广彩瓷器
广彩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外销瓷器——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海内早期广彩保存数目较少的原因——其早期基本上完全按照欧美社会来样特别制作,表现出“式样奇巧,岁无定...[详细]

2014-07-31

瓷器上的梅花
瓷器上的梅花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栽种梅花,《诗经》、《山海经》和《尚书》中都有记载。南朝以后,特别是唐宋以来,梅花以它斗雪迎...[详细]

2014-07-31

明、清瓷上的变体文字铭文
明、清瓷上的变体文字铭文
明、清两代瓷器上,有一些以各种变体文字题写的“铭文”。这种变体文字或像文字却不可识,或可识却不规范,是瓷匠或窑主的一种商标性质的文字或图案。 晚明天启、崇祯景德镇民窑青花青花瓷上的...[详细]

2014-07-31

铭文的边饰
铭文的边饰
瓷器上的文字有独立于整个瓷器主题纹饰的圈、框、图案等作边饰,简称为铭文边饰。 (一)圈 圈是铭文边饰中最常见的。圈有单、双之分,釉彩画或刻划而成。釉彩圈有青花和红彩等数种,以青花...[详细]

2014-07-31

古瓷上的西洋文字
古瓷上的西洋文字
自明代开始,瓷器出现以西洋文(包括英文、法文、葡萄牙文等)题写的铭文。明代中期,西方探险家和商人来中国购买和定制瓷器,其中葡萄牙是第一个和中国进行瓷器贸易的国家。葡萄牙商人定货时,...[详细]

2014-07-31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